原来德国餐桌上的经典美食里,竟然藏着这么多“误打误撞”的发明故事!
今天就带你看看三大德式国民美食——每一道都来自一场小小的意外。
Laugenbrezel碱水结 一次“化学事故”的产物 01
如果不是一次“厨房意外”,我们今天可能吃不到这口带着咸香和焦脆的碱水结(Laugenbrezel )。
1893年,慕尼黑的一家皇家咖啡馆里,面包师安东·内波穆克·普法嫩布伦纳(Anton Nepomuk Pfannenbrenner )原本要烤一批甜面包圈。他照常在入炉前刷上糖水,却一时走神,把刷子伸进了旁边装有碱水(Natronlauge) 的桶里——那原本是用来清洗烤盘的! 当他把面包从烤炉里拿出来时,吓了一跳:颜色发褐,看上去像烤糊了。 然而,品尝之后却意外惊艳。那层薄脆的褐色外皮,咸香中带着独特的烘焙香气。就连皇家使臣威廉·欧根·冯·乌尔辛根(Wilhelm Eugen von Ursingen)也被折服,并为他的领主大量订购了这款“意外面包”。 Wilhelm Eugen是第一批尝到Laugenbrezel美味的人之一
自此,碱水结(Laugenbrezel )正式走入德国人的日常,也成了啤酒桌上最难割舍的伴侣。
Weisswurst白香肠 学徒的灵机一动 02
慕尼黑的另一道名菜白香肠(Weisswurst)源自一次“将错就错”。
1857年2月22日,慕尼黑市中心的玛丽亚广场(Marienplatz)的“Zum ewigen Licht”(永恒之光)酒馆里,客人们已经在等香肠上桌。偏偏这时,店里用于制作香肠的羊肠衣用完了。情急之下,老板派学徒约瑟夫·莫泽尔(Joseph Moser)去补货,没想到他带回来的却是猪肠衣。
白香肠的诞生地——玛丽亚广场 问题来了:猪肠衣太厚,无法像平时那样拿去烤。情急之下,莫泽尔把馅料照样灌进去,换了个办法——热水煮。 端上桌时,谁也没把握。结果,客人们不仅没有抱怨,反而惊喜地发现这种“白白胖胖”的香肠口感柔嫩、味道清新。 就这样,Weisswurst(白香肠)一炮而红,成了巴伐利亚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。
Currywurst咖喱香肠 一位女摊主的雨天灵感 03
如果说前两道是“意外之作”,那最后这道德国街头名小吃则来自一场街头实验。 1949年,赫塔·霍伊沃尔(Herta Heuwer)在柏林的斯图加特广场附近经营一个小吃摊。某个生意冷清的雨天,为了打发时间,她开始尝试将各种调味料混合在一起,并把混合后的的酱汁倒在煎过并切块的香肠上。 这次随性的实验意外成功——香肠被浇上香浓微辣的酱汁,味道独特,立刻吸引了顾客的注意。于是,一道经典的德国街头小吃咖喱香肠(Currywurst )就这样诞生了。 第一批顾客尝过后,当场惊呼——这种异国风味混搭让人欲罢不能。 霍伊沃尔很快意识到这份意外之举的价值。十年后,霍伊沃尔为这款秘制酱汁申请了专利,并取名 “Chillup”,也因此确立了咖喱香肠的“柏林户口”。但她把配方守得极严,连丈夫都没有告诉。1999年她去世时,原版Chillup的秘密也随她一起埋进了墓里。 如今,人们在Heuwer当年的小摊旧址上竖起了一块纪念牌
不过,那次偶然创造的灵感已经点燃了德国人的味蕾。无数摊贩和餐厅根据自己的口味去复刻、改良,让咖喱香肠在德国遍地开花。今天人们在街头吃到的每一份咖喱香肠(Currywurst),虽然不是霍伊沃尔当年的原味,却依旧承载着她开启的传奇。
三个德国经典美食,三个“阴差阳错”的故事。 或许这才是美食的魅力所在—— 它并不总源于深思熟虑的烹饪哲学,而常常来自偶然的尝试与大胆的冒险。